【转载】|【独舌访谈录】铁佛:玩资本的人炒IP,和戏剧本身毫无关系

来源:影视毒舌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【影视独舌】

编者按:

      铁佛是国内重量级的影视制作人,曾投资打造过红极一时的《小鱼儿与花无缺》,央视重播数十次的电视剧《七剑下天山》和徐克同名电影,还有《射雕英雄传》、《神雕侠侣》等多部金庸武侠巨作。近日独舌邀其畅谈了新近投拍的电视剧《胜算》,这部由柳云龙、韩彩英主演的谍战大戏,戏内情节波谲云诡险象环生,戏外从立项到拍摄也是一波三折。聊剧之外,铁佛先生还分享了他对收视率造假的洞察,对戏剧艺术的理解,和对网络IP等热议话题的意见。

  (1)《胜算》最大胜算是剧本

独舌:谈谈上个月刚杀青的电视剧《胜算》?

铁佛:这个戏原来叫《间谍》,为顺利过审改名,后来跟柳云龙谈定之后,想到他之前有部《暗算》,那我们不如就叫《胜算》,构成某种延续性。

  故事开篇,“论持久战”计划的下达者签署文件时手在颤抖,说这是我一生中所签署的最没胜算的计划。戏里包含了很多步险棋,把情节和人物一次次推到看似完全不可逆转的极致,再异峰突起转回来。

  原著作者是职业警察,比较擅长斗智斗狠做套解套,但在谋篇上格局不大,原初故事就是中共党员和苏联方面的人联手执行一项任务,用反间计让日本人把自己的一帮高级将领和人才干掉了。我们觉得故事是很好看,但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意义,干掉这些人应该对战争局势有某种作用,所以就补充历史背景。

  当年莫斯科保卫战后,苏联从远东抽调军队去增援莫斯科,造成远东空虚;日本的北进派本来就蠢蠢欲动,想进攻苏联。尤其1939年在中苏蒙边境的诺门坎,苏联和日本曾有过一次交战,朱可夫率领苏军把日本关东军打得落花流水,这是日本的一次军事耻辱。所以1941-1942年这段时间的历史中就隐藏着一个大的谜题,远东空虚后,日本人有没有想过趁虚而入?一旦它趁虚而入,苏联就首尾难顾,一面要抵抗希特勒进攻,一面再要抗击日本军队,就很难获胜了。

独舌:这个历史背景跟《胜算》中人物的任务是怎么联系起来的?

铁佛:在这个历史背景下,剧中人制定了一个“论持久战”计划,设计了一场非常精妙的叛变,它精妙到任何人设身处地在那个位置都会叛。这个“论持久战”计划当然是虚构的,但我们在很多方面有意识地跟真实的历史对接。比方说剧中涉及到东北抗日联军一个军的军长谢文东,后来叛变成为满日友好协会会长,他在历史上实有其人,我们找演员都是照历史人物的面目找的。

独舌:剧中有没有安排感情线?

铁佛:有,韩国女星韩彩英饰演的保安局科长蔡梦,身世很特殊,也背负着秘密使命。她跟柳云龙饰演的唐飞有一条感情线。她从一开始就利用唐飞,唐飞也知道自己被利用,但是他想反利用,两个人互相摸底、猜疑、较劲。

独舌:现在粗剪出来了么,觉得完成度怎么样?

铁佛:剧本基础好,完成度是有保证的。现在粗剪了一个送审带,特技部分还没出来,我看了觉得没问题,一定会是一部好看、耐看的戏,它的情节性和人物鲜活感不亚于前面几部经典谍战戏。

独舌:剪的过程有没有删很多戏?

铁佛:有些损失,我主动甩了两百多分钟的戏,因为原来前面几集情节推进力度不够,耍心机的东西多了,显得剧情有点拖。

独舌:怎么样叫耍心机的东西多了?

铁佛:比方说拍审讯的戏,把人放在老虎凳上给他上砖,主审的人说我去打个盹儿,上到第十块叫我。过了一会儿手下来报告:不行了,上到第八块他屎尿一裤子了。主审说谁让你上那么多?手下说不是要上十块吗?主审说我那是在吓唬他。然后他进去当着受刑人的面一数,说怎么只有八块,上十块!那人一听立马求饶了。像这种戏开始有很多,后来删掉不少。

独舌:这很有意思,为什么要删?

铁佛:主要故事线没展开的时候,玩太多这种小花招,有的观众未必喜欢。

独舌:最初看剧本的时候没觉得这是问题?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铁佛:因为作者擅长写小说,文字感染力强,剧本原稿很强的带入感,稍不留意就会被带入沟里。当然也不排出在形成影像后,细节表现也可成为观赏的魅力点。所以,我们尽可能还是保留了一些“玩”的篇幅,拍完了剪出来看,如果的确拖累了情节推进的节奏再剪掉。

独舌:柳云龙饰演的唐飞说话结巴,是有意要颠覆他以往的形象?

铁佛:这是柳云龙想的招。我一开始有些担心,因为柳云龙在过去的戏里一直都是很高大、正气的形象,而这个戏里他的角色在前面应该有痞气、匪气,有垮下来的感觉。这点能不能做到,起初我是有点担心。商量来商量去,柳云龙说要不我结巴呢?我觉着可行,这个语言障碍有可能让他的形象懈下来,同时给戏增添一种喜感。后来围绕这个结巴我们又做了一些设计,包括重写了柳云龙和梁冠华之间一场非常重要的对手戏。最后他们摊牌,柳云龙忽然不结巴了,让梁冠华大吃一惊。

独舌:是有很多室内戏吗,会不会觉得闷?

铁佛:百分之七八十是室内戏,百分之二三十的外景戏穿插在中间,间隔做得很好,不会觉得闷。大部分是在盐城影视基地拍的,后来去沈阳拍外景,拍了二十多天。

独舌:《胜算》的演员配置如何?

铁佛:我们的演员配置是《北平无战事》的那种配置,除了男一号柳云龙、女一号韩彩英之外,这个戏有两个男二号:李立群和梁冠华。演员都很有戏感,能在室内文戏里演出精彩的悬疑。另外包括申军谊、石兆琪等实力演员都在里面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独舌:这个戏单集成本多少?

铁佛:两百多万,实打实花出去的。

独舌: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,您投资做这部《胜算》,最大的胜算在哪里?

铁佛:市场景气也好、不景气也好,做电视剧最要紧的还是做好剧本,我最大的胜算也就在这儿。这是我从业三四十年来看过的最爽的故事,做剧本的经过也很波折。前年北影厂的一个文学编辑向我推荐了原著,作者要价很高,后来因为有公司说有意想买,他又涨价,我就没看。去年年初跟那编辑吃饭聊天,又聊到这个事,他说真挺值得改编的。我回去好奇就找出来看,被吸引住,两天时间把几十万字看完了。看完第一时间给那编辑打电话,问剧本还在吗?对方说还在,但是价格上不好谈。我说不好谈我也要谈。剧本买了,上千万稿酬付了,才知道剧本被相关审批部门毙过。简单的做法退稿还钱,但作者称钱花了,从心里讲还是对这剧本本身的不舍,所以千方百计与相关审批部门沟通,并请来著名编剧邓原操刀修改,因其有做同类题材经验,在相关管理部门指导下,剧本不仅起死回生,还被列为北京新闻广电局今年度的重点剧目。

独舌:邓原对剧本做了哪些工作?

铁佛:邓原做了很多修改打磨,加了很多精彩、专业的东西进去。包括给原本比较简单的故事充实复杂的历史背景;包括许多编剧技术性处理;还包括重新理顺情报工作人员的关系,这一点安全部很看重,因为情报人员都是单线联系,不可能听多个人指挥,这是基本原则;而且每个人都有特定级别,这个级别是以他的任务轻重来分的,每个级别都有对接的密语,到现在还是这样。

  (2)网络再有钱,和戏剧无关

独舌:平台是在哪家卫视?

铁佛:还在考虑中。北京卫视、浙江卫视一直在盯;央视也在追这部戏,剧本原先他们通过国安部方面看到过,一直问我。这个剧四川台也有一点投资,他们是比较希望在反法西斯期间在央视播。我们和其他投资方是要考虑投资回报的,要给到一定价格。央视购剧价格不高,好些剧是通过1.5轮跟播来补。央视原先规定,第一所有省级卫视已经播过的剧央视不购买,第二央视要独播。后来预算紧张,就允许卫视1.5轮跟播。

独舌:一剧两星对电视剧行业有什么影响?

铁佛:一剧两星以后,收视率造假现象严重了。一剧四星的时候,要让造假团队控制四个台,费用巨大,可能会达到你所获利润的一半。这种情况下还有公司不惜血本就是要拿卫视的收视前三。一剧两星后,这个维护成本相对降低了。要上的戏又多,一个月上六七部戏,假如七部戏十四个台都做收视率,你想这市场需求多大,做假收视率的公司涨价涨得一塌糊涂,大家都在聊这个,让人觉得这一行真没法干了。有些人转去做电影了,电影买票房还在能忍受的程度,黑收视已经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。

独舌:那《胜算》在收视率上还有胜算么?

铁佛: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我觉得给央视也不错,央视收视率操作不了。一个剧在省级卫视播,收视在各省各城市的分量,他们可以算准了做;在央视播,首先基数是稳定的,央一在1.1左右,央八在0.35-0.4左右;而且它在全国的数据没法做,面太大了。有些卫视收视率黑得连基数都没了,你能想象一个省级卫视在几个省有很多人看,而在其他二十多个省没一个人看吗?

独舌: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网络小说IP,您也有兴趣吗?

铁佛:我没兴趣。我不是网络人,心态很难变成键盘族的心态,不同的年龄层有不同的文化质感。而且我觉得,现在大家过分夸大了网络对戏剧的影响。戏剧是一个特定的艺术门类,它的本质不是变换载体所能改变的。有人跟我聊IP,我说什么叫IP,中国最牛掰的IP你们知道吗?是元杂剧和明清小说,但载体不是网络是纸书。现在炒所谓IP的都是做概念、玩资本的人,做戏剧的聊这话题有什么意义?毫无意义。戏剧就是戏剧,任何时候舞台都会存在,古典戏剧都有它的观众。

独舌:那什么才是最适合网络的文艺类型呢?

铁佛:我最近在关注《我们15个》,这种节目才是跟网络紧扣的表现类型,而不是戏剧。没有电视台能24小时播一群人在山顶上的生活,但网络就有这种空间表现力,可以开通一个入口,让你能24小时随时随地看到这群人,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,这是真正有网络特质的东西,能做出来很不一般。

独舌:但也有很多人不看好它。

铁佛:中国人喜欢看戏,一开始可能觉得没戏,但是慢慢地,人和人相处时间一长一定会有矛盾,当这15个人之间出现矛盾了,就有戏了,大家会很想知道他们往后会怎样。人物关系展开了,喜怒哀乐上来了,一定会是个好东西。别看现在踩的人比赞的人多,两三个月后一定倒过来。

(3)我们缔造过武侠剧的黄金时代

电视剧《七剑下天山》剧照

独舌:说说您跟王晶和徐克的合作。

铁佛:我们拍《七剑下天山》的时候,我邀王晶来新疆玩,看看徐老怪,他在一个小卖部买牙膏,被认出来:哎呀你是王晶,牙膏不要钱了!他很得意。我说不就一牙膏么?他说不是,我的电影就是给他们看的,有一天我的电影在大陆有千万上亿的票房,都是他们给的。这话是十年前说的。到了《澳门风云2》,十亿票房60%都来自二三线城市。王晶是用商业的眼光做电影,定位非常准确,就是给老百姓看的。他是香港导演里产量最高的,而且每部都卖座。而徐克是用电影人的眼光做电影,有时候碰对了票房就好,有时候碰错了票房就败。我开玩笑说把他们俩中和一下会特别牛掰。

独舌:电影《七剑下天山》是赚还是赔?

铁佛:是赚的,但我们股权就留了百分之四,都转出去了。施南生做国外预售做得很好,用以投代购的方式。首先是韩国,徐克在韩国地位很高,一家公司用投资买掉了韩国的票房;然后日本一家公司以投资买掉了日本的票房,泰国一家公司以投资买掉了东南亚六国的票房。欧美白赚。所以国内赚不赚钱无所谓,也没有赔,也没有大赚。原因也是因为徐克执着于想做七部,希望在第一部里把七剑的故事都铺开,这么做故事显然就不集中,第一部相当于一本书的序,哪有序卖钱的?

电影《七剑》海报

独舌:徐克是很固执、很极致的导演?

铁佛:徐克是我很尊重的艺术家,他对作品的专注程度让人佩服。《七剑》我们是先做电视剧,剧本是徐克带几个编剧做了三年,每周徐克从香港到深圳来给编剧们开会,从周五来到周一离开,经常三天三夜不出去吃、连觉也不睡,就跟四个编剧轮流谈。徐克对剧本的批注甚至比剧本的字数还多。

独舌:徐克是既做了《七剑》的电视剧又做了电影?

铁佛:电视剧是霍耀良导的,徐克做监制。其实最初是张鑫炎想拍,他跟梁羽生是好朋友,所以主动联系我们,等到我们真正开始启动,张鑫炎病了,说我拍不了了,我给你们推荐徐克。电视剧和电影不同,电影应该是块状结构,电视剧应该是线性结构。用电影的思维做电视剧是很难弄的。最后徐克越聊越像电影,说我们做一部电影吧。我们只好让他去做电影,请霍耀良来做电视剧,后面又做了很多修改,这个项目前前后后做了五年。

独舌:做电影的思维和做电视剧的思维差别很大?

铁佛: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和电视剧讲故事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,只有少数人可以跨越两界,做电影的时候知道我这是在做电影,做电视剧的时候知道我这是在做电视剧。这样的人很少。现在做电视剧的人讲电影规格,是指影调、造型、音效等技术标准;但故事一定不能用电影的方式讲。

《小鱼儿与花无缺》剧照

独舌:跟《七剑》同一时期还有《小鱼儿与花无缺》,那个播得很火。

铁佛:《小鱼儿与花无缺》从做剧本到播出只用了九个月时间,大赚特赚,这就叫商业。那部戏当年创造了几个奇迹,一是我没开机就已经赚钱了,预购款给了我80%,我的成本大概相当于销售额的55%,所以拿到预购款就开始赚了;第二,那部戏卖到十万一集的卫视独家,当时卫视价格还没起来;第三,那是中国第一部在视频网站上卖到价的电视剧,五万一集卖给上海优度。六年以后,我又零成本地把它卖了一千多万;如今十年了,暑假还有台要播。

独舌:之前您投资做了很多武侠剧,现在怎么不做了?

铁佛:我跟马中骏把几位武侠巨匠的作品都做过了,金庸做得最多,《射雕英雄传》《神雕侠侣》《雪山飞狐》,梁羽生的《七剑下天山》《萍踪侠影》,古龙的《绝代双骄》,黄易的《大唐双龙传》……做了很多武侠。每一个类型都有它的一个舒展期。2001年央视播完李亚鹏版的《笑傲江湖》后,金庸武侠热在国内一下起来了,所以后面我们的几部戏都是还没拍就卖了,电视台抢着买。现在武侠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了。


[返回新闻列表]